问题即答案

当就某一个问题翻阅了手边所有的资料,穷尽了你所有思考角度之后仍不得其还有一种可能就是知识盲点,你不知道你不知道的那些知识,无形中阻碍着你的理解。
解时,说明你已经到达了自己的思维边界。这时就该鸣金收兵来日再战。你已经恋战太久,或许你的思路已经偏离中心走了很远,这时需要重新回到问题的本源,应当重新审视问题的本质。

另一方面,思考的范围终究还是窄了,所以需要搜集新的材料,补充新的线索,找到新的角度,然后重新思考问题。

思考的密度、深度,必须要匹配长时间的思考持续度,假以时日,答案方能显现。根据以往的经验,这时日并不会太长,至少不是绝望式的那么遥不可及。然而答案的出现总是极具偶然性。你不能保证只要用了功,就一定在某日某时有了答案,但你的确有预感,在不久的将来,在某一个时间的邻域内,答案就快来了。事后证明,往往当你有这种预感时,答案的确快来了。

一个不能忽视的因素是心境。越是轻松的心境越能容易地找到答案,越是焦虑的心境越阻碍答案的获得。压力和焦虑是不一样的。我更倾向于认为压力无有好坏之分,如王阳明之善恶说,无善无恶心之体,有善有恶意之动。压力一来,向上是动力,向下是焦虑。但往往是左右互搏、上下游走、善恶并存,于是头脑分裂,变成了纠结。

有时候不仅要换一种思考角度,更要换一种思维高度。站得高的确看得远,跳出第一视角,站在第三视角,世界当有所不同。

对之前的资料没看仔细,断章取义,导致误读。在研究的道路上这样的陷阱不少。即使心态不焦虑,不纠结,但心浮气躁也是巨大的阻碍。心不能沉静,读文献望文生义,越到后面越费解,等回过头重新审视问题时才知以前的理解是错误的。

与其说沉静,不如说专注。沉静一定是专注之时的状态,不专注则一定不沉静。沉静是带有文学色彩的描述,而专注更具有可量化性。专注指向了可量化的工具,如时间管理;沉静则指向了诸如瑜伽冥想参禅打坐,完全随心而定,虚无缥缈,不可量化。

灯下黑。有些答案就在眼前,你却绕了许多弯路。直到又一个偶然,眼前一黑,却头脑一亮,有了答案。

读文献时常遇到这样一句话:“一个直接的想法是……”。看似是废话,但说明一个道理。当你把问题思考得很透彻,并且把问题界定得很清晰的话,那么答案往往是显而易见的。于是才有“一个直接的想法”,其中这个“直接”就来源于对问题的把握。这可能就是通常所说的“问题即答案”了。无论是老问题还是新问题,都要先把问题思考清楚。否则连问题是什么都不知道就急忙找方法,到头来方法没找到,问题也没搞清楚。

当然,一种更大的可能是,“一个直接的想法”只是个引子,这想法虽然直接但未必现实。于是话锋一转,然而这个直接的想法具有较高的复杂度,第二步才是你提出的更为可行的办法。如问题是地球环境破坏严重,越来越不适合人类居住,一个直接的想法是移民外太空,然而这个想法具有较高的复杂度,一个更为可行的办法是退耕还林、保护环境。

为您推荐

发表评论

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